蒙古国总理鲁·奥云额尔登今日视察了嘎顺苏海图口岸的口岸管理机构、边检、海关及移民局等监管单位综合办公区运行情况。该口岸与中国的甘其毛都口岸接壤,1992年启用,是蒙古国最重要的战略口岸之一,承载超过50%的煤炭出口和57%的铜精矿出口,在对外贸易中地位举足轻重。
为落实蒙古国政府“口岸振兴”政策,《嘎顺苏海图口岸建筑及基础设施施工项目》于2019年9月启动,旨在将口岸升级为国际标准现代化设施,提升运输物流能力,加强与邻国边境口岸合作,促进国际贸易、区域发展及旅游业,为国家经济注入新动力。项目启动前,口岸因通行能力不足导致车辆排队超100公里,影响居民健康并造成环境问题,监管设备落后及通行压力等问题亟待解决。
项目总投资73亿图格里克,其中中国政府提供43.5亿图格里克无偿援助,蒙古国政府投入29.5亿图格里克。2019年至2024年已投入15.3亿图格里克,剩余14.2亿图格里克计划于2025年拨付。尽管新冠疫情及洪水灾害造成延误与成本压力,项目建设未曾中断,308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其中,包括50名蒙古企业员工和258名中方人员。
项目占地31.9公顷,建成29座出入境检查建筑,进出方向各设三条通道,矿产出口区新增10条出境通道和6条入境通道。项目引入智能通关系统、地磅、重载公路、X光安检、消毒站、警犬站、实验室、电力子站、通信监控系统、道路照明及安保围栏等国际标准设施。
口岸管理方表示,项目完工后,旅客及货运车辆通关能力将提升2倍,矿产及煤炭出口能力提升3倍。这将显著优化口岸运营效率,为蒙古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。